无论是夏天还是秋天,跑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要不就是干燥高温的烧烤模式,要不就是潮湿炎热的蒸笼模式,对于跑步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就是做好“降温”。防暑降温,需要有很强是自我意识,当然也要有相关的知识,更离不开相应的装备。
人类作为恒温动物,保持恒定范围的体温生死攸关,缺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,严重中暑之后的热射病,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!
人体本来就具有热量调节功能,跑步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补充食物和水分,保证排汗与补水、补糖、补盐的平衡,避免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尤其重要!
环境温度35度以下,通过皮肤表面散热就可以降低体温,环境温度35度以上就要通过出汗蒸发掉体内的水分降温了,其实持续降温的方式就是持续出汗。
人体的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会在大量流汗的时候产生调节作用。每个跑步的人都要知道高温运动后身体少了什么、需要补什么以及如何去补。
身体大量出汗过后需要补充什么?
汗水是咸的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,随汗水流失的还有钠钾镁钙,这些元素都以无机盐状态存在,伴随着汗液少量排出;出汗还要耗费不少能量,当你了解了这些认知,就可以通过水、饮料或者其他补充品把这些成分补回来,这样身体才能持续流汗、降温。
怎样补充才能尽快恢复到出汗前的状态?
大量出汗之后补充最多的还是水分,其次是盐分,大多数运动饮料都含有盐分,另外市面上还有盐丸等产品销售。
再来说说如何补水
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,跑步出汗属于“单纯失水”,主要是由皮肤、呼吸丢失的水分。如果天气过热,大汗淋淋,就会造成“失水多于失钠”,即大汗淋漓时丢失的低渗性液体。水分通过肠胃吸收、渗透,白水低渗透压,很容易进入身体细胞;如果是浓度很高的盐水,身体不但不会吸收水分,还要从细胞中抽出水分来平衡浓度。淡的液体向浓的液体一方渗透,最终趋于浓度平衡。最佳的补充是等渗。跟身体体液接近的浓度,就会迅速从肠胃吸收到细胞中,达到补水的过程,多余的水分会通过尿液来排出。
运动和不运动的补水区别?
“医院用来输液的基本都是5%的葡萄糖溶液以及0.9%的生理盐水,这是因为在该浓度下溶液的渗透压接近体液渗透压,机体无需对渗透压做更多调节,因此能很好地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。而人们喝的含糖饮料,渗透压高,进入人体后不但难以起到补水的作用,反而会引起渗透性利尿。因此,口渴时不宜喝含糖饮料。”
运动中大量消耗能量、糖分,这些也需要得到及时补充
身体的盐分其实储备很丰富,骨骼中都有大量的储备,不会因为一次跑步出汗就大量缺盐。但是能量消耗,血糖降低是一个重要指标。不运动时喝糖水(或者啤酒也是这样),会造成渗透压过高引起利尿,但是运动中补充含糖饮料,糖分会迅速被消耗掉,同时平衡了白水过低的渗透压,使身体不至于补水过快而导致的细胞水肿(甚至水中毒)。人体多余的水分本来是可以通过尿液排出的,在运动中由于血液都集中在四肢,导致排尿效率降低,喝太多的水不容易排出,会造成细胞肿胀。补糖的合理速度在每小时25g单糖(有时候为了达到缓释的效果,要使用混合的聚糖,许多能量胶都是带有单糖、聚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盐分等多种成分),补充单糖不能太快,否则血糖迅速升高,会造成胰岛素反应,反而造成血糖下降。水也不能一次喝的过多,胃容量有限,我的经验是每次补充100ml的水,避免给胃部造成负担。
合理补水顺序:水分、糖分、盐分。补充体液的同时补充糖分,有助于燃烧脂肪,没有糖分是不能燃烧脂肪的(脂肪的燃烧需要糖分参与)。如果长距离跑步过程中没有补充糖分,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。能量缺失的时候靠靠蛋白质来供给能量,一定产生尿素氮,增加肾脏负担。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,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加,而脂肪不完全代谢产生酮体,酮体是有毒的,会造成脑昏迷和肝昏迷。
跑步最怕遇到高温和高湿度天气情况,几乎所有选手都要用大量的冰块和冷水降温才能完赛。
降温的方法有很多,风可以帮助体表散热,做好防晒可以减少热量吸收。好的防晒服可以通过织物的“管道”,起到降温作用,马拉松赛道上的喷淋,沾水的海绵都能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。
当然跑步避开高温、高湿的环境也很重要。即使炎热的夏天也有相对凉爽的早晨或者晚上,避开高温、高湿、暴晒的时段。跑步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,而是为了身体更健康。
不管怎样,做好高温环境下运动后补水都很重要。对于跑步这项运动来说,高温下的风险,除了心源性心脏病是病理原因,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脱水造成的,运动过程中及时喝水,淡糖水、淡盐水,保证出汗顺畅,一旦调节系统紊乱,不能出汗了,就要立即停止运动,以免发生生命危险!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美男健身 琼ICP备2024039176号-24